
近日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接受了央视的《对话》节目,在节目中挖掘鸿蒙开发背后的难点与应对方法,展望鸿蒙面向万物智能时代的生态远征。
节目中,余承东对「旧机型是否能够升级鸿蒙 5.0」做出了回应。对于用户提出的「2019 年买的旗舰机至今不能升级鸿蒙 5.0」,余承东表示:
后面一些老的手机我们做了计划,会陆陆续续地升级。我们华为存量的几个亿用户的手机,两亿台三亿台的手机,我们陆陆续续会开放的给大家进行升级,升级到鸿蒙 5.0 上来;升级完以后你会发现性能更流畅了,更丝滑了,体验更好了。
但针对具体的机型适配计划,余承东并未详细提及。
另外,此前曾被讨论许久的「鸿蒙套壳安卓」一事,余承东也进行了详细解释:
以前的鸿蒙是双框架的体系,鸿蒙的应用都由安卓体系内核支撑。当时是因为考虑到应用开发者开发迁移工作量大,所以才选择了双框架。但鸿蒙 5.0 开始,所有应用都迁移到了鸿蒙操作系统,并且都是鸿蒙重新开发的应用。
对于操作系统和生态,余承东认为是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」的过程。
其表示,操作系统刚发布,很多应用还没有做出来,用户能不能承受得了。但如果等成熟了再发布,没有用户基础,大家也不愿意开发。「生态的迁移很难,以前有很多失败的案例,生态的开发工作量很大。刚开始用户发现微信、抖音的功能还不全,但迭代之后体验越来越好。」
余承东还透露,预计在今年 9 月底,可能基本上能够拉齐跟苹果、安卓十几年开发的功能完备度。
余承东也谈及研发背后的投入:「我们每年投入超过 1 万多人,持续了 6 年,几百亿的研发费用投在里面,对华为来说是非常巨大的。但是一套鸿蒙操作系统能解决中国所有智能终端、机器设备的问题,这是非常有意义的。」余承东还透露,鸿蒙开发的代码已经有 1.3 亿行,并且已经开源(通过 OpenHarmony 和开放原子基金会)。
余承东还表示,「我们用很短时间达到 1000 万终端数量,而接下来会有更多智能硬件、智能机器设备(有几十亿、几百亿)的设备都会‘跑’鸿蒙操作系统。」
另外,余承东还回应了「遥遥领先」。其表示,「我其实讲得非常少,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才去说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