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每日新闻资讯
最新同城信息
社区团购

查看

岑溪牛娘戏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第一批全国“一县一品”特色文化艺术

都说梧州有听不厌的粤韵清音,看不厌的岭南风情,在梧州除了粤剧之外,地方戏曲也同样出彩。

不久前,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第一批全国“一县一品”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,全国共146个案例入选,梧州岑溪牛娘戏是其中之一。岑溪牛娘戏是在祈春傩戏“舞春牛”基础上衍变而成的传统地方戏剧,有着500 多年文化历史,以其表现形式独特、风趣幽默、地方色彩浓厚的鲜明特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岑溪市充分利用牛娘戏的独特魅力,将各类政策融入牛娘戏里进行宣传演出,取得显著效果。

牛娘戏主要流布于广西岑溪市及其周边地区,以广西桂东南地区和广东粤西地区传播最为广泛,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牛娘戏的表演都是直接模仿农民自己平时农事劳动,演出服装质朴简约,十分生活化,其演出布景往往只需一块后幕,便可上演一出好戏。这也是牛娘戏数百年来能得到传承发展的原因。

牛娘戏又称牛娘剧,原也称为牛戏、地戏与长衫戏。据《吕氏春秋·古乐篇》记载:“葛天氏之乐,三人操牛尾,投足以歌八阙”,可见舞春牛的原型在千年前早已有迹可循。《岑溪文化志》记载的岑溪民间故事《石牛传说》这样写道:岑溪市水汶镇西牛山脚下有一头能显灵的石牛,为祈求丰收平安,村民们在农事春耕前后都自发前往拜祭——敲锣击鼓,手舞足蹈地舞春牛,场面非常热闹。《岑溪牛娘戏曲志》记载:在清代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岑溪市梨木乡高围村梁丽堂戏班演出了牛娘戏《春色太平歌》,这是现存史料最早形成的牛娘戏班和最早演出的牛娘戏剧本。

民间“舞春牛”是由2至4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,到各家各户拜贺新春或庆祝春耕,边舞边唱。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,由一人主唱,2至3人搭腔伴舞,后来逐渐演变为娱乐性节目,演唱内容不再仅限于祈神祝愿,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,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,称为“插戏”。牛娘戏开始由歌舞向戏曲形态发展,角色也由一人主唱发展到牛公和牛婆二人唱,并不断扩大表演角色,最终由“舞春牛”发展为今天的牛娘戏。

岑溪牛娘戏主要以唱为主,唱腔优美,触动人心。演出时不分角色行当,男女同腔,演唱时用桂东南地区白话演绎,更贴近老百姓。爆肚戏是牛娘戏的一大特色,即没有完整的剧本,唱词和道白随口而出。唱词多是四三结构的七字句,遵循平仄规律、对仗工整,多能运用比喻、借代、拟人等手法,比兴有韵、风趣诙谐、通俗易懂。器乐伴奏主要以打击乐为主,包括鼓、钹和锣3种,击乐多用“牛娘鼓”“采茶鼓”“贺春鼓”等,后逐渐增加吹奏类的大笛、曲笛和小号,拉弹类的二胡、提琴等。表演行当分为文戏、武戏,生、旦、老、丑角色。民间牛娘戏班人数一般在10至16人,演出时演员代角十分普遍,除生旦主角外,其他任何角色都可兼演几个角色。

传统牛娘戏作品有《春色太平歌》《陈世美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春草闯堂》《天仙配》,现代牛娘戏代表作品有《春大姐》《三试会计员》《鸡笼》《亲家》《酒不醉人》《人间处处真情在》《我用牛娘唱岑溪》《阿哥阿妹唱山歌》《岑溪特产美名扬》,不少岑溪市民都不会感到陌生。

牛娘戏有传统剧目340多个,现代剧目250多个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,是牛娘戏的兴盛时期,岑溪市的牛娘戏文艺队达160多个。 近年来,岑溪市坚持在创新中推动牛娘戏传承和发展,构建起人才与传承基地相衔接“两位一体”协同推进的牛娘戏传承发扬新模式,成立牛娘戏协会、民间艺术家协会,打造9个牛娘戏基地,以牛娘戏基地为中心,镇级综合文化站、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戏台为补充,巧用“党建+”赋能,打造出80多个原创牛娘戏剧目品牌,近两年频繁演出,受益群众达73万多人次,原创文艺精品6次登上国家级平台。

2022年,岑溪市群众艺术馆编排的牛娘戏节目《人间处处真情在》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《一鸣惊人》栏目亮相,向全国观众展示岑溪牛娘戏的独特魅力。 岑溪牛娘戏植根于乡间田野,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性节目,它在舞台上宣传国家时事,展示人们的生活,演绎人世间的喜怒哀乐。一句句唱词一幕幕戏曲,戏台上光影琉璃,唱尽前世今生,诉说着尘世间道不尽的苦楚心酸、甜蜜爱恋和美好心愿。

回到首页
社区团购
最新文章
一周要闻